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高企认定

上市公司常用资本运作工具:并购——70个实务要点深度解析!

发布时间:2019-04-04作者:admin来源:
上市公司如何开展并购


一、确定并购战略,清晰并购路线


上市公司开展并购工作的首要命题,是要基于自身的产业环境,确定出合适的产业并购战略和清晰的并购路线,相当于是企业并购的“大方向”要出来,才能有后续的并购支撑工作。


从实践操作中看,上市公司面临的产业环境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 行业前景广阔,但市场分散,区域差异大,上市公司需要全国布局,形成市场号召力,比如污水处理行业,碧水源在全国收购污水处理厂;


· 行业前景广阔,但市场分散,产品差异大,上市公司需要整合产品,打造品牌或客户优势,比如广告策划行业,蓝色光标收购各细分广告龙头;


· 行业前景广阔,细分市场集中,但企业间协同效应大,上市公司需要强强联合,建立协同生态圈,比如互联网行业,腾讯实施“二股东战略”,参股大众点评网、京东商城等各领域细分龙头;


· 行业增长面临瓶颈,但市场分散,效率差异大,上市公司需要整合低效率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比如水泥行业,海螺水泥收购各低效企业;


· 行业增长面临瓶颈,但上下游有拓展空间,上市公司需要整合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比如黄金行业,豫园商城收购黄金采选企业,打造黄金全产业链;


· 行业增长面临瓶颈,且相关行业皆竞争激烈,但上市公司拥有高估值,需要转型,比如中高端餐饮行业,湘鄂情通过收购进入文化传媒、环保领域。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而言,“不并是等死,并了是找死”。正确的并购战略,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组织并购队伍,建立工作机制


· 组建一个并购部门:组建精干的战略投资部,由资深的并购经理人带队,并有来自于投资、咨询、财务、法律或业务背景的员工支撑;公司核心高管也需要深度参与并购工作,甚至随时按照并购要求开展工作。


· 聘请一只中介队伍:聘请优秀的中介队伍,包括券商、律师、会计师。


·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建立常态的工作组织机制,包括项目搜索、分析机制,沟通机制、决策机制;依据并购战略规划,制定上市公司开展并购工作的指引性文件,针对不同工作阶段、不同标的类型,明确并购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工作方法与行动策略、组织与队伍建设等内容,保障并购战略的落地执行。


事实上,并购不仅仅是个产业选择、战略选择问题,更是一个组织能力的问题。确定并购战略之后,能否见到成效的关键是人员的素质、判断力和执行力。


三、评估自身能力,确定并购主体


模式一:由上市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展开并购


优势:可以采用的支付方式多,现金,换股并购,也可以采用股权+现金方式进行并购;利润可以在上市公司报表中反映。


可能存在的问题:

· 在企业市值低时,若采用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对股权稀释比例较高;

· 有些标的希望一次性获得大量现金,上市公司有时难以短期调集大量资金;

· 上市公司作为主体直接展开并购,若标的小频率高,牵扯上市公司的决策流程、公司治理、保密性、风险承受、财务损益等因素,比较麻烦;

· 并购后若业务整合不好,业绩表现差,影响上市公司利润表现。


模式二:“上市公司+基金”,以并购基金开展并购


上市公司与PE 合作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并购,等合适的时机再将投资项目注入上市公司。


优势:基金旗下设立一个项目“蓄水池”、战略纵深、风险过渡,公司可根据资本市场周期、股份公司业绩情况以及子业务经营情况有选择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特别是可以熨平标的利润波动,避免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更具主动权。


问题:对合作方要求高。

资本市场形势变化快,很多上市公司自己发育、组建并购团队来不及,因此,结盟PE,以并购基金的方式开展并购,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四、寻找并购机会,确定并购对象


成功的并购者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机会,战略投资部应依据产业并购战略,对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产业链上或者跨领域的公司进行系统搜寻,搜寻的对象需要保持较大的数量,而仔细调研考察的对象比例在2 成-3成之间,最终收购达成的可能仅有1%-2%。战略投资部需专注于2-3 个需要关注的市场,并对每个市场中的5-10 家目标公司保持密切关注,了解其业务、团队、经营、资源、被收购的潜在意愿等情况与信息。


搜寻大量的收购对象具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了解到目前存在何种并购机会,与其需付出的对价,另一方面还能更好地对比评估收购标的价值。


遴选目标公司要坚持的标准:

1)规范性:规范带来安全、给未来带来溢价。

2)成长性:复合成长会提高安全边际。

3)匹配性:对于产业并购而言,除了风险、收益外,要重点考虑双方战略、文化上的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找并购机会的时候,要坚守既定的产业并购战略,围绕公司发展的战略布局开展并购。往往会有一些机会看似令人振奋,但却偏离产业并购战略,需要抵抗住诱惑。


所有的搜寻信息与调研考察纪要,将形成上市公司收购标的数据库,是一份重要的知识宝藏。


五、分析目标企业的需求,沟通合作框架


1、识别目标企业的需求

观察、捕捉、识别、满足目标公司的需求,对于并购成功特别重要。通常而言,目标公司出于以下原因愿意被并购:业务发展乏力,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紧张甚至断裂,产业发展受挫,管理能力不足,代际传承失效,上市运作无望,公司价值无法实现……


2、沟通双方的合作框架

各自立场是什么?各自的合理立场是什么?共同的目标是什么?业务、资产、财务、人员、品牌、股权、公司治理、管理、资本,分别怎么安排?


3、进行有穿透力的并购沟通

1)利益沟通:换位思考,各自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如何各得其所?比如,上市公司对于未上市企业的管理层,最大的利益点在股权激励和新的事业平台。

双创政策 | 双创活动 | 双创融资 | 双创载体 | 联系我们
襄阳三和顺创业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2944829661@qq.com   
联系电话:0710-6318341 张经理 地址:湖北省枣阳市就业路3号(原星光美食街)
备案号:鄂ICP备19011164号-1   本站的总访问量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