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减税降费 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我们下决心把占增值税50%多的制造业增值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把建筑业等部分行业降1个百分点,对所有的中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也可以从原规定的20%降到16%。 —— 李总理 优化营商环境 这几年通过“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的优化取得了成效。去年有关国际组织把中国营商环境的排名提升了30多位。改善营商环境,要放管结合并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减少审批程序和办证办照时间,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原则是一视同仁。开办企业拿营业执照的时间,今年要力争降到5天,有的地方可降到3天。 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甄别辨别,需要发证的发证,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该逐出市场就逐出市场。公平的准入,公正的监管,这是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 李总理 给创业者成长空间 现在中国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过有痕,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把他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共享经济是新事物,在发展中总会有利有弊。对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不能简单任性,要么不管,要么管死。我们这几年一直采用的是包容审慎的原则。所谓包容,就是要允许它发展,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所谓审慎监管,就是要划出安全的底线,不允许打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招牌搞招摇撞骗。要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能够成长的空间,给企业一个发展新动能的环境。 —— 李总理 稳就业 我们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劳动力1500多万,未来几年不会减,而且还要给几百万新进城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今年我们确定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实际上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去年的实际规模,也就是1300万人以上的就业。 我们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保障他们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我们还要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对那些容纳劳动力比较多的企业要给政策优惠支持。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农民工就业。中国现在有2.8亿多农民工,而且每年是以百万计的数量在增长。他们是许多产业行业的主力军,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打工收入。农民工的身后可以说有无数家庭的期待。 —— 李总理